春季是皮肤病易发的季节,当出现皮肤病时可选择口服药物、也可选择外用药或是其他辅助方式,目前,外用药仍是治疗皮肤病的主要方法之一,在一般人看来,皮肤病的外治方法只是简单地涂涂抹抹。外用看似简单,但比起直接口服用药相对复杂。
如何正确涂药、涂药的时间与频次,不同情况下如何选择用药等,事实上皮肤科外用药需要注意的地方有许多。
春季是皮肤病易发的季节,当出现皮肤病时可选择口服药物、也可选择外用药或是其他辅助方式,目前,外用药仍是治疗皮肤病的主要方法之一,在一般人看来,皮肤病的外治方法只是简单地涂涂抹抹。外用看似简单,但比起直接口服用药相对复杂。
如何正确涂药、涂药的时间与频次,不同情况下如何选择用药等,事实上皮肤科外用药需要注意的地方有许多。
用 量
一、取多少量的问题
我们都知道,人体不同部位皮肤的肤质与厚薄是不一样的:腋下、阴囊等皱褶处的皮肤最薄;掌跖足后的皮肤最厚。
所以,除了常规用药量的基础上:
对于面颈部和会阴部等薄嫩的皮肤处,应选用刺激性小的外用药,且用量宜少。
对于手足掌踌部角质层厚的部位,用量宜大。
此外,若患者为过敏体质,则应尽可能不使用易导致过敏和刺激性强的外用药,以防止患者承受不必要的痛苦。
用 法
二、如何正确涂药
一般来说,在用药前,除了要清洗患部外,以下情况也要知晓:
对于痂皮,应先消毒并用食物油软化后拭去。
对脓性分泌物的患处,应先用生理盐水清洗,然后涂药。
皮损处若见直径大于0.5cm的水疱,要以消毒空针筒抽出内容物,保留疱壁。
有毛发的部位用药前,应先剃去毛发,然后再上药。
不宜用热水和肥皂清洗局部,以免使局部更受刺激。
一般混悬剂用温水冲洗,糊剂用油类擦去。
合理用药
三、不同情况下如何选择用药
大家都知道,常用皮肤科外用药物剂型包括:
(1)洗剂
又可分为溶液型、混悬型、乳浊液型。
(2)软膏剂
也可分为软膏、乳膏、凝胶剂。
(3)还有酊剂、擦剂、醑剂、粉剂、油剂、糊剂、硬膏剂、涂膜剂、气雾剂等。
一般来说,针对皮肤病所处状态:
急性期以红斑、丘疹或水疱为主,水溶液的混悬剂,酊剂都具用一定的散热消炎作用,可用于皮肤早期的红肿、丘疹、瘙痒,通过降低炎症皮肤的热度减轻瘙痒,起到缓解炎症的作用。
亚急性期若皮损呈糜烂,伴少量渗液时,可选择软膏剂、乳膏剂及混悬剂,能吸收少量渗液达到消炎收敛作用。
慢性期,皮损表现为皮肤增厚、角化、干燥,以苔藓样变为主,选用酊剂、涂膜剂等。
舒肤止痒酊,活血祛风,除湿止痒。有效缓解湿热血瘀所致的慢性湿疹、皮炎、瘙痒症等;优良的渗透性,可有效松懈过度的角质化层,有助药物渗透至深层,纯中药制剂,安全无毒副作用,适合居家长期备用。